防疫商品销售火 医疗服务需求旺 健康消费驶入快车道
核心阅读
疫情期间,防疫我国健康消费市场加快发展。商品驶入相关企业应依靠科技力量,销售消费整合、火医优化医疗健康资源和供应链,疗服提供高质量健康产品和服务
健康产品爆款多
健康类产品的求旺搜索量、购买量显著增长,健康健康消费呈现诸多亮点
“春节至今,快车我家添置了好些新家伙,防疫如空气净化器、商品驶入消毒柜、销售消费除菌洗碗机、火医按摩器材、疗服血氧仪、求旺制氧机等,健康虽然花了不少钱,但为了家人的健康,值!”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王晓玲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她非常关注健康状况,健康家电、保健用品买了不少。
疫情期间,健康类产品的搜索量、购买量显著增长,健康消费呈现诸多亮点。
防疫日用品需求旺盛。叮当快药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得益于“医+药”服务以及“网订店送”模式,平台日均订单达到同期8倍,累计送药上门超900万次,与防疫相关的口罩、消毒液、酒精棉片等产品增长迅猛。
日前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人们通过美团外卖买走了500多万个口罩,各类维生素片销量近20万单,感冒清热类的中成药也售出了20多万单。
健康生活类小家电走俏。空气净化器、除菌洗碗机、除菌干衣机、除菌蒸汽拖把、消毒柜、光波微波炉、新风系统等位居苏宁平台热搜榜前列。其中,消毒柜销量同比增长205%,洗碗机搜索量同比增长283%,壁挂新风及新风系统销售同比增长304%。
健康饮食受追捧。阿里健康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有助于肠胃健康的益生菌同比增长113%、氨糖软骨素同比增长10倍。滋补、保健、营养品等销售火爆,3月5日当天,养生茶同比增长114%,五谷养生营养品、药膳养生汤料等同比增长131%。
拼多多抗疫组组长傅正认为,疫情期间,健康消费增长属于典型的“新需求”效应,未来健康相关商品的需求将呈现长期稳定增长趋势,表现出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三大特点。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18年全国健康产业增加值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4%,占GDP比重为7.0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20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16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愿意在健康消费上加大投入。预计今年健康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
健康服务需求大
居民健康管理已经形成检查、预防、治疗等完整链条。医疗旅游、在线问诊前景看好
在北京工作的王宇平时身体很好,每年定期到北京和睦家医院做健康筛查。有一次,医生用听诊器听到王宇心脏有噪音,“回声很小,但在过去几年的记录里从未听到过。”最终查出王宇心脏二尖瓣对合不全造成反流,可能引发心衰。早发现早治疗,王宇排除了风险。
“如今人们的健康观念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懂得通过健康筛查来预防疾病,做好健康管理。”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说。
艾瑞咨询等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居民健康管理已经形成检查、预防、治疗等完整链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体检套餐服务已常态化,并由中老年人群向年轻人群延伸。
医疗旅游前景看好。位于海南琼海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国务院特批的国内首个医疗产业旅游先行区。去年9月,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实施方案》,赋予先行区更多优惠政策。
“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我们引进国际最新医疗设备,与预防医学、传统中医药学等相结合,让顾客既放松身心,又康养治病。”一龄医院管理集团董事长李玮说,医疗旅游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我们在先行区有两家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全国已有30万会员。”
“互联网+医疗健康”进入千家万户。“杨医生,我最近老长痘,您看是不是皮肤炎症?”半年前,上海白领许盈购买了平安好医生推出的“私人医生”年卡,副主任医师杨瑛笛成了她的线上主治医生。“就像交了个医生朋友,健康问题24小时都能问。”
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总注册用户数达3.15亿人,期末月活跃用户数和期末月付费用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2.3%和26%。
“疫情期间,线上健康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百度健康业务部总经理杨明璐介绍,人们每天通过百度搜索、浏览健康信息超过10亿次。截至3月16日,百度问医生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超过2700万人次咨询服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商业健康险也火了起来。“我国商业健康险仅用4年就拥有近1亿用户。调研显示,有七成受访者表示想增加健康险投入。”腾讯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说,微保推出的医疗险、重疾险、抗癌特药险等服务受到欢迎。
发展还需补短板
对“健康+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跨界产品和服务应尽快明确监管标准,完善监管政策
“网购健康用品怎么辨别真伪,多少价格合适,这些都要考虑。想买到合适的口罩也不容易。”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的陈雯说。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健康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认为,当前各类健康产品与服务消费旺盛,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健康+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跨界产品和服务,应尽快明确监管标准,完善监管政策。
疫情期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市场监督检查。自2月7日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获问题口罩8066万只,查获消毒水等其他问题防护用品37万件,累计查办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2.7万起,还曝光了四批39件典型案例。
陈秋霖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鼓励健康类消费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各类健康产业提供政策支撑。
放眼未来,做大做强健康类消费市场还需多方合力、协同共治。
——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健康消费市场亟须规范。”苏宁易购平台运营集团副总裁范春燕认为,市场监管和政策约束尤为重要。要注意加大对电商平台、商家的监督,督促平台在源头杜绝可能出现的问题。
荆林波建议,加强对营养保健品行业的规范管理。有关部门和行业应引导企业树立正确导向,要客观宣传而不是夸大宣传。
——供给端应加快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供给结构与质量。
“我们积极发挥平台大数据优势,实现防疫商品的快速调度,今后还将提升大数据、云计算在健康类消费中的应用。”叮当快药首席执行官俞雷表示,健康类企业应依靠科技力量,整合、优化医疗健康资源和供应链,提供高质量健康产品和服务。
陈秋霖认为,对于健康服务类企业,一定要把握好创新和安全的边界,守住医疗健康伦理底线。
——消费者要不断提升健康素养,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一些人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在健康消费方面容易上当受骗。”俞雷说,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类企业应积极提供健康科普服务,针对消费者健康需求加强专业指引。
“消费者要及时保存产品包装、宣传册等证据,消费后要留好发票或收据,方便维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提醒道。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综合)
-
秋季是个干燥的季节到了实木家具保养应急时!随着家居室内空气干燥对实木家具是很不好的,木质是否出现裂缝和湿度的关系最大了,所以要注意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在秋冬我们可以尽量缩短开窗时间,这样在室内可以适当 ...[详细]
-
11月25日,北京万通地产董事长王忆会和北京首创集团原董事长冯春勤一行,到访北玻股份洛阳总部及北玻硅巢汝阳基地。北玻股份、北玻硅巢董事长高学明、北玻硅巢副董事长熊存强、总经理蒋维接待陪访。北玻股份、北 ...[详细]
-
导读: 有30余家保险公司可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头部险企有望抢占先机。同时,未来随着符合要求的产品备案后,养老金融星辰大海,险企仍需直面来 ...[详细]
-
海峡网讯通讯员 郭凯)为强化所出资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规范国有企业内外收入分配,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泉州市国资委于2020年9月出台了《所出资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规定试行)》及其实施细则。一年多来,工资管 ...[详细]
-
国庆长假大扫除实木家具巧保养平时工作繁忙能够做好日常清洁就实属不易了,趁着国庆长假把爱家深度扫出一番吧。在大扫除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发现实木家具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开裂、炸漆、划痕、松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 ...[详细]
-
东风牌东风9吨燃料电池洒水车都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小编却不这样认为,在现在商品需求为主导的大市场下,产品质量的好坏才是决定谁是最后的大赢家,下面为大家介绍一款东风牌东风9吨燃料电池洒水车东风牌 ...[详细]
-
台灣大廠設海外第二總部?|葛洛斯:強過AI的投資選擇|天下雜誌
台海與中美關係的緊張,企業開始考慮在海外設立第二總部。傳奇投資人葛洛斯:投資這個,Better than AI。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规范格式条款是促进消费公平、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提信心、保消费、促消费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协紧紧围绕中消协“提振消费信心”年主题,通过紧盯投诉热点,聚 ...[详细]
-
近日,凤凰网财经发布了对《明末:渊虚之羽》制作团队灵泽科技进行采访的视频。在采访中,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CTO,《明末:渊虚之羽》制作人表示:“你可以称之为兴趣使然吧,就是说不管怎么样的话,兜兜转转来 ...[详细]
-
守护平安凉山,请您积极参与!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公民,您也可以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出上一份力!如果您发现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帮你介绍工作?小心是诈骗近日:凉山州公 ...[详细]